发布日期:2025-08-19 16:50 点击次数:196
放榜时间预测其实国自然系统维护和放榜这俩事儿,早就被大家摸出规律了 —— 维护一出来,基本就等于 “剧透”:放榜结果马上要来了。
再看看前几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
2021 年 8 月 17 号维护,转天 18 号就放榜了;
2023 年 8 月 23 号晚上维护,过了 24 小时,24 号就出结果了;
2024 年也是,22 号维护,23 号就公布了。
规律特别明显:维护和放榜基本就差一天,最多不超过 24 小时。
所以放到 2025 年,要是哪天你打开国自然官网,看到 “系统维护” 的通知,不用慌,也不用猜了,这就是最明确的信号 —— 结果大概率第二天就会出来。
展开剩余88%小道消息:8.15放榜概率最大
16 号和 17 号是周末,国自然放榜一般不会选在周末,毕竟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时间处理后续事宜。因此,推测2025年国自然的放榜时间在8月15日的概率最大!等一个8.14系统维护消息....
这种时间安排源于标准化的评审周期:从3月20日申报截止到结果公示,需历经形式审查(15天)、通讯评审(60天)、学科组会评(20天)、委务会审批(10天)等环节,总计约115天的科学流程决定了放榜时间自然落入8月中旬区间。
NSFC项目评审过程(来源:NSFC)
NSFC项目管理过程(来源:NSFC)
重要提醒1、官方查询渠道优先:基金委将通过官网公布,最终结果以基金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和官方邮件通知为准。网传非官方查询方法存在系统逻辑变更风险,不建议尝试。
2、获资助者须知:请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各类项目管理办法及科研诚信规范,及时完成计划书填报。经费包干制项目(青C、青B、青A等)无需编制预算,但需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3、暂未获批者勉励:竞争激烈实属常态,资助率不会太高,请及时关注评审反馈意见,调整研究方案。2026年度申报预计将于明年1月启动,科研征途贵在坚持!
然而会评已结束一段时间了,为什么还没消息是不是凉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种顾虑,这期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下!
别慌!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关于“国自然现在还没收到消息的是不是就凉了?”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放榜时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刻,而今年由于基金委的严打,导致相关消息更加难以提前获知。这种不确定性无疑加剧了申请人的焦虑。
还没收到消息就意味着没希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提前知晓消息的只是极少数:
能够在正式公布前就知道结果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申请人都是在官方放榜后才得知结果。
过去有些申请人可以通过关系网或其他渠道提前获取消息,但今年基金委的严打行动让这些“内幕消息”更难以传播。
提前获知消息的渠道:
如果评审你的申请书的专家恰好是你的朋友,理论上是可以提前获得信息的。然而,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
今年由于基金委的严打,更多的专家选择保持缄默,避免在正式公布前泄露任何消息。
为什么没消息不一定是坏消息?
专家记忆力有限:
从评审会到正式公布往往有几天的间隔,专家可能不会记住每一份申请的具体情况。
不同分组的影响:
即使是在同一个学科内,申请也可能属于不同的评审小组,信息的流通并不畅通。
评审会的高强度:
例如,医学部可能在两三天内需要完成大量申请的评审,过程紧张且快速,这也使得信息不易提前外泄。
专家的保密义务:
有些专家出于保密考虑或避免麻烦,即便知道结果也可能选择不透露。因为提前泄露信息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单位的惯例:
大多数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在放榜前通常也不会有任何消息流出。因此,“没看到”或者“没有消息”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坏消息。
保持平常心:
没有消息并不代表一定失败,要保持乐观心态,继续专注于当前的工作和研究。
耐心等待:
一般来说,到8月中旬NSFC会通过邮件正式通知申请人结果。此时,真正的结果才会揭晓。
做好两手准备:
在等待结果的同时,可以开始考虑未来的研究计划,不论结果如何都要有明确的下一步打算。
总之,在国自然放榜前没有消息是很正常的情况,大可不必因此过分焦虑。等待最终结果的公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继续努力和专注于科研才是最重要的。
三种查询方式1、依托单位:依托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查询项目批准清单。
2、邮件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向申请人发送邮件,包括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以及专家评审意见等;申请人在收到通知邮件后可以通过个人账号登录系统查询项目评审结果的情况。
3、纸质通知: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向相关依托单位寄发纸质批准资助项目通知。
快速查询方式在正式结果公布之前,已有部分申请人通过非官方渠道获知了项目评审的初步情况。如委婉咨询本单位参与评审工作的专家,或向所在学院负责人了解相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依托单位会通过内部渠道早于申请人获知评审结果,但出于评审工作的保密要求,相关信息的传达往往存在一定的延迟,导致申请人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通过官方途径确认结果。
对于所在单位既无评审专家参与,又无法从依托单位及时获取信息的申请人而言,应如何快速查询自己的中标情况呢?
第一步:请各位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系统,打开“申请与受理”的页面,随后点击“新增项目申请”。
第二步:在窗口弹出“重要提示”之后,点击“已阅读”
第三步:在新的界面中点击“申请普通科学部项目”
第四步:在“展开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一栏中,选择第二个——“合作交流”,并且点击“合作交流”同一行中的“填写申请”
第五步:在新的界面中任意选择一个合作协议,随后系统会显示“请选要依托的基金项目”。如果申请人没有获得资助,那么在下图被红色框起来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基金项目”这一栏中,不会有任何内容。
该方法操作相对繁琐,建议仅作参考,最终结果仍须以国自然基金委发送的官方通知邮件为准。
八月金榜揭晓时,无论结果如何,您探索科学边界的勇气都值得喝彩! 愿所有耕耘终得回报,我们静候佳音!
• 更多科研干货、期刊最新动态、期刊匹配、避雷选刊,可移步公众号“Unionpub学术”
发布于:湖北省